給猶豫中的你!

毒害自己,更波及他人:
今天有一則新聞:「毒品糾紛撞死買家波及無辜路人」
新聞來源:自由時報
新聞內容為,男子劉俊弘開老爸的賓士車,載友人陳世中及陳的女友程慧甄赴毒品交易,因起爭執開車將潘姓買家撞倒輾斃,還波及無辜的張姓機車騎士,造成2死慘劇,3人被依殺人罪起訴;新北地院合議庭認為,3人並無殺人犯意,改依過失及傷害致死罪,判陳男9年、劉男8年8月、程女8年2月徒刑。
2017年7月,陳世中與潘男約在新北市樹林區毒品交易,要求不知情的劉男陪同,見面後,買家要求出示毒品,陳男說要看現金,實際上一個是拿食鹽充當安非他命、一個拿偽鈔,各懷鬼胎。
雙方談不攏起爭執,潘男掏出玩具槍射擊,陳男與女友躲進汽車,由劉男開車在市區道路以70、80公里時速追逐,追到環漢路5段時,潘男為求脫身,騎到對向車道,劉男也逆向追入,陳、程2人還大喊:「撞他、撞他」,劉男竟真撞擊潘男機車、又發生爆胎將潘男輾過。
不僅如此,張姓騎士也被失控的賓士車撞擊彈飛,送醫不治;檢方認為3人逆向行駛使張男閃避不及,且潘男高速騎機車,若遭撞可能死亡,仍加速撞擊,依殺人罪起訴。
【自己害自己就算了,但是傷害無辜民眾,這又該如何承擔?】

毒害的是自己也是家人:
吸毒者的人生是什麼,答案都已經在你我心中不需要多家敘述。
前陣子接到一位吸食安非他命30年家屬的求救電話,說弟弟吸食安非他命已經長達30年了,身體每況愈下。
此案例令我十分驚訝,30年了難道沒有尋求戒毒機構或者做其他處理嗎?
而我得到的答案卻是,有尋求醫院戒癮治療的協助,但是走出醫院後仍然繼續碰毒品,結果就是不斷的跟家中要錢,影響的不僅僅是自己、還有父母、兄弟姊妹連帶其他家庭都被受影響。
這邊也要強調一個觀念,我們吃下東西都會累積在身體當中,所以長久施打毒品的結果就是毒品的有害物質一樣會殘留在體內,施用的時間越久累積的越多。
毒品是什麼?
正確的說法應該是,由醫生處方箋開出來的即是「藥物」,經由仿間自己煉製、走私的就是毒品,比方說「美沙酮」不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嗎?美沙酮屬於二級毒品,但是在戒癮機構中則成為替代藥物,所以「毒品」和「藥物」其實只有一線之隔而已。
綜上所述:
當成癮者藉由所謂的替代藥物、精神科藥物去克服毒癮反映,這會有效果嗎?藉由其他藥物暫時壓制毒品反應,得到的結果是更多種類的藥物累積在體內,用藥物解決藥物的問題是正確的嗎?
我想可以替人解除百病、脫胎換骨、代謝體內毒素的神丹妙藥只存在於小說當中,現實生活中並不存在。
所以藥物可以克服毒癮?
所以那可拿戒毒品藥物教育與戒除重建計畫的堅持的是,『無毒無藥永不再碰』。
詳細介紹:http://www.narconon.org.tw/
諮詢專線:038-6713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