寵出吸毒兒!?

男子持安非他命被逮 竟辯「毒品是我媽的」!

台北市警方巡邏經過一間土地公廟時,發現一名男子看到警察眼神閃爍,上前盤查,在神桌下面發現一包毒品,毒蟲還推拖「那毒品是我媽的」。

大批員警進入宮廟內對一名身穿紅色外套的男子進行搜查,男子不願配合,員警發現他神情慌張,說話顛三倒四,疑似有吸毒,警方在宮廟桌子下方找到一包安非他命粉末。

男子為了脫罪,竟說毒品是媽媽給他的,員警將他上銬時,男子情緒突然失控飆罵三字經,還企圖毆打員警,警方連絡嫌犯母親釐清案情,她說兒子過去就有多次毒品前科,只希望兒子不要再繼續錯下去。

Meth users
(中時電子報)

在台灣我們常常可以看見毒蟲+媽寶這個組合出現在新聞版面:

台灣有句俚語 「寵豬夯灶,寵子不孝」。正是奉勸我們凡事不可以過度寵愛。

所以孩子吸毒有責任的只是吸毒者本身嗎?

有責任的除了吸毒者本身外,身為父母的你同樣附有一半的責任。

上述的新聞中,我們可以發現都是寵愛小孩、不忍心帶去戒毒,片面相信小孩可以自己成功戒毒

根據中心專員以往處理的經驗,年輕族群的吸毒者有一半以上都有媽寶的特質。

家裡過度的寵愛導致責任感、品格教育的偏差,想著有家裡的依靠凡事都可以解決

這邊還是要奉勸各位家長:

寵愛自己小孩OK,但是一昧的散後、溺愛、等待自己覺醒?

這是十分不切實際的。

家庭本身也附有教育的意義在裡面,人格特質的發展當中,家庭更是占據核心的部分,所以當孩子行為偏差之時,父母應該做的行為是「修正」,而非「遮掩」。


當孩子吸毒時正確步驟如下:

(1)購買驗毒試劑,證實吸毒情況:當父母親會懷疑孩子時,結果通常都是在吸毒的,只是孩子不願承認,雙方堅持不下,也不知怎麼下結論。建議購買毒品驗尿檢測劑,直接幫家中孩子驗尿,利用驗毒試劑來證明,吸毒的結果無所遁逃。

(2)向專業戒毒中心或社工諮詢:對專業機構表白:孩子吸食何種毒品,同時問清楚短、中、長期的毒癮癥狀和影響,事先了解孩子在下一階段,會遇到的身體跟心理的問題,父母親必須先做足相關功課,以備長期協助孩子跟毒癮抗戰。

(3)柔情勸導+溫和溝通,再給孩子一次機會:一個人會持續的吸毒,多半是他無法面對生活中的困境(失戀、挫折、工作問題)或是無法面對自己沒有目標而感到無聊的乏味生活。對待這樣的孩子,你再批評與指責他的過錯,只會讓他想法變得更負面與消極,反而加深了吸毒的渴望(因毒品可立刻幫孩子擺脫困境、暫時解脫)。

(4)隔一段時間,發現孩子出現吸毒狀況,不要失望:

毒癮不可能輕易消失,請父母勇敢和孩子一起面對問題。再次和孩子溝通,讓他明白單獨靠自己戒毒確實沒有成效,需要專業團體的協助。

(5)孩子一旦進入監獄系統(他的身體遠離毒品,不再失控時),則須回到第3步驟,以親情的力量,溫和勸導孩子,再給彼此一次機會。

Narconon Taiwan
作者

Summer Tan

作者

臺灣那可拿新生活教育中心

毒品藥物教育與戒除重建計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