助人初衷(戒毒學生心得)

最新出爐的品格處理心得,讓我們掌聲歡迎陳大哥(戒毒學員):
「 這次處理的收穫很大,在生活互動中看到自己實際的改變,我雖然有小缺點,但這次我選擇去面對自己的盲點,從中我學習到,當別人有問題時,不只是用單向的”說服”方式來解決,而是用”情緒等級”的資料去幫助對方,讓自己跟對方的情緒一起提升,自然就少了彼此的誤解機會與被人貶低的感覺。
我以前遇到問題就只會抱怨跟生氣,而這次改變了我的運作模式,沒有放棄幫助別人的初衷,還可以堅持做著自己想做的事情,實在太開心了!」
「 這次處理的收穫很大,在生活互動中看到自己實際的改變,我雖然有小缺點,但這次我選擇去面對自己的盲點,從中我學習到,當別人有問題時,不只是用單向的”說服”方式來解決,而是用”情緒等級”的資料去幫助對方,讓自己跟對方的情緒一起提升,自然就少了彼此的誤解機會與被人貶低的感覺。
我以前遇到問題就只會抱怨跟生氣,而這次改變了我的運作模式,沒有放棄幫助別人的初衷,還可以堅持做著自己想做的事情,實在太開心了!」
作者
希望吸毒家人徹底改變的情況下,私人的戒毒中心是很多父母的選擇,然而,不論是用什麼方法戒毒的中心都會需要吸毒者有戒毒意願,這點讓家人們很苦惱,因為他講也講不聽,跟他溝通又不回話,是要怎麼讓他有意願呢? 確實要與吸毒者溝通,並讓他願意去戒毒不是件容易的事,但並非毫無辦法。深耕戒毒領域的譚熺賢講師分享自己的經驗:「 在接到的幾千通電話中,不是家人不斷輸出而吸毒者沉默以對,不然就是像敵人一樣只要一說話就爭吵起來,就連各自表達想法都做不到了,更別提要 引導他戒毒 。不久前我就遇到一位媽媽,她打電話來詢問到底該怎麼讓她兒子戒毒?我請她把兒子帶到戒毒中心讓我跟他聊聊,當然沒有那麼順利,我們也是嘗試了很多方法
許多家長發現孩子 對著空氣講話 ,說有人在監視他,或者把手機摔了,因為有人監聽他的手機,竟發現孩子吸毒了。但是,要送他去戒毒時,孩子卻說:「我又沒上癮,我生活壓力大的時候才會去吸毒。」 就有很多家長向我們詢問這樣的困惑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