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RCONON與那可拿「跳躍的人」圖案,是國際生活及教育改善協會(Association for Better Living and Education International)所擁有的商標與服務標誌,須經其允許方能使用。

今日在做烤箱排毒的小馬哥發表了一篇感言:
『在烤箱期間的情緒,一度跌落谷底,完全陷入自責與受挫的反應中。
因為我想到過去的自己,在家吸毒數年,逼迫著對煙味敏感的母親忍受難聞的K菸味,然後自己想戒卻停止不了吸毒的動作,內心覺得自己真是個沒用的人,甚至到了憎恨自己的地步…
當自己一一穿越烤箱排毒的反應時,我突然理解到,我已經來到新生活教育中心戒毒了,我早就沒有吸毒了,我已經可以對家人交代。
頓時之間,覺得通體舒暢,可以大聲的笑☻我好喜歡現在的自己,能夠徹底擺脫毒癮,真是爽快啊! 』
作者
希望吸毒家人徹底改變的情況下,私人的戒毒中心是很多父母的選擇,然而,不論是用什麼方法戒毒的中心都會需要吸毒者有戒毒意願,這點讓家人們很苦惱,因為他講也講不聽,跟他溝通又不回話,是要怎麼讓他有意願呢? 確實要與吸毒者溝通,並讓他願意去戒毒不是件容易的事,但並非毫無辦法。深耕戒毒領域的譚熺賢講師分享自己的經驗:「 在接到的幾千通電話中,不是家人不斷輸出而吸毒者沉默以對,不然就是像敵人一樣只要一說話就爭吵起來,就連各自表達想法都做不到了,更別提要 引導他戒毒 。不久前我就遇到一位媽媽,她打電話來詢問到底該怎麼讓她兒子戒毒?我請她把兒子帶到戒毒中心讓我跟他聊聊,當然沒有那麼順利,我們也是嘗試了很多方法
許多家長發現孩子 對著空氣講話 ,說有人在監視他,或者把手機摔了,因為有人監聽他的手機,竟發現孩子吸毒了。但是,要送他去戒毒時,孩子卻說:「我又沒上癮,我生活壓力大的時候才會去吸毒。」 就有很多家長向我們詢問這樣的困惑...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