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RCONON與那可拿「跳躍的人」圖案,是國際生活及教育改善協會(Association for Better Living and Education International)所擁有的商標與服務標誌,須經其允許方能使用。
在第一次不去拒絕非品格時,我原本保有絕不去做一些不好的事的觀念,再我跟朋友偷抽菸的那一刻
就改觀,自己心裡想的,就陪朋友玩一次吧!第二次心裡想的是好玩,第三次已變的無關緊要,第四
次第五次六七八…………那些烙印心中的觀念早就被自己,亂七八糟的非品格,搞的支離破碎,最後翹
課、打架、偷車、吸毒、老爸老媽氣的跳腳,我卻搞不懂自己為什麼會這樣,每天困惑的過生活,日
復一日的不知道何時才會停止。

最後我來到了新生活教育中心書寫越軌行為,讓我發現了自己為什麼會變成這樣,我也重新拼湊回我
支離破碎的觀念與原則,也明白了沒有去拒絕非品格的後果是如此可怕,原來都只是最初沒有去承擔
起拒絕非品格的責任而已,所以現在我要學會去拒絕非品格,確實去做,讓自己不再盲目又困惑的過
日子,才是對我最好的選擇。
作者
希望吸毒家人徹底改變的情況下,私人的戒毒中心是很多父母的選擇,然而,不論是用什麼方法戒毒的中心都會需要吸毒者有戒毒意願,這點讓家人們很苦惱,因為他講也講不聽,跟他溝通又不回話,是要怎麼讓他有意願呢? 確實要與吸毒者溝通,並讓他願意去戒毒不是件容易的事,但並非毫無辦法。深耕戒毒領域的譚熺賢講師分享自己的經驗:「 在接到的幾千通電話中,不是家人不斷輸出而吸毒者沉默以對,不然就是像敵人一樣只要一說話就爭吵起來,就連各自表達想法都做不到了,更別提要 引導他戒毒 。不久前我就遇到一位媽媽,她打電話來詢問到底該怎麼讓她兒子戒毒?我請她把兒子帶到戒毒中心讓我跟他聊聊,當然沒有那麼順利,我們也是嘗試了很多方法
許多家長發現孩子 對著空氣講話 ,說有人在監視他,或者把手機摔了,因為有人監聽他的手機,竟發現孩子吸毒了。但是,要送他去戒毒時,孩子卻說:「我又沒上癮,我生活壓力大的時候才會去吸毒。」 就有很多家長向我們詢問這樣的困惑...
